重庆御和堂中医说恐怖症是一种以惊恐症状为主的神经官能症。病人对某一特定物体产生强烈或不必要的恐惧,伴有回避行为。害怕的对象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比如动物,广场,封闭空间,登高,或者社交等。病人知道它的反应不合理,但控制困难而反复出现。其中青少年和老年患者最多,女性患者较多。外国报告的患病率为77‰,在全国范围内调查的患病率平均在2‰左右。
病因和发病机制
原因不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Slater等(1977)报告,在患者的一级亲属中,有20%的父母和10%的同胞患神经症,认为遗传因素可能与发病相关。另一些人指出: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基因在这种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2.性格特点:病前性格偏爱孩子气、怯懦、含羞、依赖、内向。
3.精神因素:在发病过程中常常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比如有人遭遇了车祸,就会害怕开车。也许正是一种情况,一种情况正好发生在一种焦虑的背景下,或者当一种情况发生时,一种极度的焦虑,使它变得恐怖起来。
特殊物体的恐惧可能与家长的教育、环境和个人经验(如被狗咬伤后害怕狗)等有关。心理学动力学学派认为,恐怖是由被压抑的潜意识焦虑的象征和替代作用的结果。对于条件反射和学习机制的影响,更具说服力的解释。
临床表现
一、症通常是急性起病,以面对一个物体或状况突然发生一次焦虑发作为先兆,病人虽然知道这一恐惧是多余的,但无法克制,不接触或脱离恐怖对象,则正常,因而常常伴随着回避行为。恐惧物体可以分为三类:
二、境况恐怖:处境恐怖,如街道、广场、公共场所、高处或密室,因此不敢外出,并避开这些地方。
社交恐惧:在需要和他人交流的情况下感到恐惧,并设法避免,比如和人说话等等。
三、单纯恐怖:如针头、剪、刀、笔尖等物体发生恐怖时称锐器恐怖,使猫、狗、鼠、蛇等动物恐怖。
病程与预后
虽然发病时间长,但预后良好。经过几年的治疗,病情会逐渐好转或者恢复。
[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
一、特定的对象可能造成强烈的恐惧或焦虑,并极力逃避。病人意识到这种回避反应是不合理的,没有必要,但是无法摆脱。
二是自我感觉好,需要治疗。
三、妨碍正常工作、学习或日常生活。
四、病程可长,研究病例病程至少3个月。
排除精神分裂症、抑郁、强迫症,以及与其他精神病、躯体疾病相关的恐怖症状。
识别诊断:
一、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由自身造成的观念或行为无法克制地反复想、做、做,自己无力避免;而恐怖症只会对外部特定事物产生恐惧,并主动回避。
二、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患者也可能有不正当的恐惧和逃避反应,但是这些症状是建立在妄想观念或思维障碍上,由于缺乏自知力,认为这是必需的。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症状逐渐显现,鉴别并不困难。
治疗:
一、行为治疗:行为矫正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常用的方法是系统脱敏疗法、突然式暴露疗法、计画练习法和生物反馈疗法。
二、药物治疗:抗焦虑剂、抗抑郁剂可消除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纠正行为。苯二氮类抗焦虑药物是比较常见的。常用的药物有氯羟安定、阿普唑仑等;近年来已报道丙咪嗪具有抗抑郁性和抗恐怖作用。
重庆御和堂中医提醒大家:其实恐惧症很常见,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有一点恐惧症,但是恐惧症并不可怕,我们可以通过自己配合医生或者甚至朋友来克服自己心中对于某种事物的恐惧